六歲的時候

(希望能補上一張六歲的照片)

剛看完的小說《斷線》(在《不存在的女兒》之前),作者以前後四代、四個六歲的小孩敘述一個時代背景下發生的既獨特,又一般的故事;據說和《失竊的孩子》是相同的時代背景故事,那本我曾心動,但沒看過。

作者會以「六歲」為焦點,無非是其本身的「六歲印象」有特別鮮明,故事裡頭總會提到「五歲半就會大量閱讀」這件事;我回想了一下,我們是六足歲上小學,五歲就是幼稚園大班,我在幼稚園大班的時候讀完大我兩屆的姐姐的所有課本,站在父親面前,央請父親幫我想辦法讓我早點唸一年級,爸爸幫我申請到離家幾公里遠的小學唸一年級,唸三天再轉回學區小學,因為學區小學不肯收早讀生。

我經常自嘲,我爸因此在往後很多年甚至可能一直沒放棄過希望--以為我會很有成就,可是在父母的觀念裡的有成就,在我這個年紀應得年薪百萬之譜才行,而不是幾年前才唸完拖了好久的碩士學歷,花光大學畢業兩年勉強存的小錢,才又一貧如洗地開始不怎麼高薪的工作、存錢或回饋。唯一可驕傲的大概是「對自己的人生還算清楚」這件事吧!

五歲唸完小一小二教材這件事,不知道是不是導致我從國小一年級上課就會打瞌睡的重要原因,因為教材都讀過了,這麼一路只要上課就會打瞌睡地睡到研究所畢業,甚至有好幾個好心的老師會想建議我該去看醫生…。

我總是在課堂上,一邊被對老師的尊崇敬意壓迫著,一邊沉沉全身發熱地掙扎在意識邊緣,一開始可能只是因為老師上的是我已經知道的東西而感到無聊,後來只要稍稍、稍稍無趣,即使只是個片段,我就可能墜入模糊意識中,真是一件非常尷尬又身不由己的情況。

六歲的時候,我上課打瞌睡的求學生涯正揭開序幕…Orz

發表留言